【默子-鄉居拾穗】蕃薯藤一代傳一代
蕃薯園的藤葉茂盛,農民剪了藤枝運往其它農田阡插。(圖/默子)
台灣俚語有句耳熟能詳的名言:「番薯毋驚落土爛,只求枝葉代代湠。」蕃薯的堅韌一直都沒斷過,只要有蕃薯有蕃薯藤,蕃薯田就可以一直衍生繁殖,喜歡蕃薯的各種料理,只要想地瓜了,天天都有得嚐。
隨著工業社會經濟發展,幾十年前的地瓜,主要是餵養家禽家畜,養豬用量最大,地瓜葉加地瓜加點豆渣煮一大鍋,養出肥胖健康的豬隻,農業社會靠養豬賣豬營生的家庭真不少,農事收入加上販售豬隻,就是全家人的生活開銷了,逐漸的有很多專門養豬的大戶,給豬的吃食除了地瓜和地瓜葉,就要增加不少飼料,養殖成本是要下工夫的,要怎麼收穫必先那麼栽。
五十年前滿院子裡的地瓜和地瓜葉,不分男女老幼通通加入採摘行列,趁新鮮的地瓜葉幾天內煮豬食,地瓜可以刨絲曬乾成蕃薯簽,挑出一部份人們食用,曬乾的地瓜簽可以長久保存,偶爾再取出曬曬太陽,全年都有地瓜飯蕃薯粥可食用。
茂盛青綠的地瓜葉下是地瓜慢慢成長的好處所。(圖/默子)
這些年地瓜珍貴了,不但有烤地瓜,蕃薯片,凍地瓜,蕃薯餅,蜜地瓜,各種各樣商品多到數不清,小時候看到飯桌上的地瓜會厭膩,如今吃地瓜飯蕃薯粥要配合季節的,農曆年後清明節前,這段期間是地瓜田收成期,很慶幸住在鄉下農村,每年地瓜收成時,呼朋引伴一起撿拾挖掘漏網之瓜,是樂趣也是大噉地瓜好時機。
除了收成期,其他時間就是蕃薯藤養成期,很神奇的地瓜葉,竟然可以一直衍生不間斷,只要經過地瓜田,一大片藤葉茂密,就知道農民快來剪藤,然後運到各個田地去阡插,就是這麼簡單的栽種,一片又一片蕃薯田如此形成了,不像種稻需要多灌溉,只要一次,在阡插蕃薯藤時,一次灌飽水源,農田濕潤,地瓜在土壤裏慢慢長大,蕃薯藤葉在地面上衍生繁茂,一次又一次讓農民剪藤枝分批往他處栽種,如此蕃薯藤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最先的蕃薯藤已不可考,看見地瓜園就看到美食小吃遠景。
.jpg)
默子(長年蟄居鄉下農村,熱愛文字及攝影,文章散見聯合報、中國時報、中華日報、自由時報、金門日報、講義雜誌等,曾於人間福報撰寫〈鄉居筆記〉、〈人生萬花筒〉兩專欄,喜愛蒔花弄草、尋幽訪勝,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擅長從生活中發現值得記錄的人事物。)
您有可能有興趣
-
2025-10-27
-
2025-10-27
-
2025-10-27
-
2025-10-27
-
2025-10-27
-
2025-10-26
-
2025-10-26
-
2025-10-26
-
2025-10-26
-
2025-10-25
-
2025-10-25
-
2025-10-25
-
2025-10-25
-
2025-10-25
-
2025-10-24
-
2025-10-24
-
2025-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