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關閉

奇美醫院建立減重新公式 健康零負擔 主宰自己的健康

2025-11-04

記者 蘇璇/報導

奇美醫院建立減重新公式,健康零負擔,主宰自己的健康

42歲的王姓男主廚原本體重高達125公斤(BMI 38),在燙傷住院期間意外發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HbA1c 11.3%)及嚴重脂肪肝,當時每日需施打四針、約120單位胰島素控制血糖。出院後,他在連續性血糖監測器(CGM)的即時數據協助下,結合瘦瘦針(GLP-1 ± GIP受體促效劑)進行精準治療與生活型態轉型。三個月內成功停用胰島素,六個月後糖化血色素降至5.9%,體重減少近23%(現重96公斤),重拾健康與自信。王主廚特地從花蓮前往奇美醫院代謝減重中心,由彭瓊慧醫師持續追蹤治療,如今僅需口服一顆降血糖藥與每週一次瘦瘦針,血糖穩定、生活品質顯著提升。

王姓主廚曾是每日需要施打胰島素的重度糖友,現在透過連續性血糖監測器(CGM)結合瘦瘦針,不僅成功減重、擺脫藥物,更搖身一變成為型男主廚(圖-奇美醫院提供)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代謝減重中心暨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彭瓊慧指出,連續性血糖監測器(CGM)能幫助病人「看見」自己的血糖曲線。傳統指尖血糖多在測量空腹值,但餐後與點心時段才是血糖大波動的盲區。最新的美國糖尿病學會指引已建議任何使用胰島素的糖尿病病人,甚至使用口服藥物的第二型糖尿病病人,都可使用連續性血糖監測器(CGM)來達成血糖監測與控制。

彭醫師分享,許多病人以為「番薯」是健康食物,但透過連續性血糖監測器(CGM)的數據化觀察,卻發現番薯可能導致餐後血糖「暴衝」。若搭配蛋白質、脂質,或將番薯冷藏再食用,升糖幅度就明顯降低。這說明了個人化控糖的重要性,連續性血糖監測器(CGM)幫助我們真正理解自己的身體反應,讓「飲食不再只是理論,而是科學。

代謝減重中心暨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彭瓊慧(圖-奇美醫院提供)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代謝減重中心暨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彭瓊慧說明,瘦瘦針最初是為糖尿病控制所研發的藥物,如今更成為結合減重與代謝控制的重要利器。這類藥物的控糖效果在施打第一天就可見,若與胰島素並用,必須謹慎監測血糖並逐步調整劑量。此時,連續性血糖監測器(CGM)正是同時使用胰島素及瘦瘦針的「最佳安全夥伴」,能即時偵測血糖變化、避免低血糖,並協助醫師個別化調整治療策略。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代謝減重中心暨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彭瓊慧說明,透過連續性血糖監測器(CGM)的即時數據,可清晰觀察到王姓主廚在用餐完畢半小時後的血糖波動曲線及數(圖-奇美醫院提供)

彭瓊慧強調,雖然高劑量瘦瘦針可達到類似減重手術(20至25%)的效果,但為避免停藥後的體重與血糖回升,奇美醫院的治療更注重生活習慣的建立。彭醫師會在治療前指導病人透過連續性血糖監測器(CGM)了解食物與運動的血糖反應,像是「飯後超慢跑10分鐘就能讓血糖下降」,或「水果加無糖希臘優格比單吃水果穩定得多」,這些體驗比任何口頭衛教更能讓病人理解,也讓控糖與減重變成可練習、可看見、可堅持的習慣。此外,施打瘦瘦針後食量常會下降,因此彭醫師與營養師也會教導病人在熱量減少的同時維持足夠的蛋白質攝取,避免肌肉流失與減重停滯,讓身體更健康地瘦下來

彭瓊慧表示,連續性血糖監測器(CGM)與瘦瘦針不只是醫療工具,而是協助病人改變生活的契機。奇美醫院結合高科技監測與專業團隊,將糖尿病與肥胖治療推向「直覺化、簡單化、個人化、精準化」的新世代。奇美醫院希望每一位糖友,都能在這裡找到專屬自己的控糖節奏,活出輕盈、自在、可持續的人生。

您有可能有興趣